道德政策

荷兰自由主义者自信地认为,正如企业自由将使国内的福利最大化一样,欧洲资本用于开发殖民地资源的任务将逐渐改善殖民地人民的命运。到19世纪末,印尼实行了30年的自由政策,似乎并没有实现这个奇迹。日益增长的批评的荷兰记录东印度群岛给予了特别有影响力的表达康拉德·西奥多·范·德文特他认为荷兰人一直在从东印度群岛榨取财富,因此欠下了“荣誉债”,应该偿还。他建议荷兰放弃严格的自由放任的在东印度群岛的政策,而是追求一个积极的福利计划,由大都会国库的资金支持。1901年,荷兰政府的更迭为范德文特建议的新政策提供了机会。根据道德政策荷兰的财政援助将专门用于扩大保健和教育服务,并提供旨在刺激乡村经济增长的农业推广服务。

道德政策被大多数人看到狂热的支持者认为这是一场高贵的实验,旨在改造印尼社会,使新的精英阶层能够分享西方文明的财富,并将这个殖民地带入现代世界。当然,它的最终目标并没有明确界定。范德文特期待西方化精英的出现,他们将“感谢荷兰的繁荣和更高的文化”,并感激地认识到这一事实。另一些人则希望通过“文化综合”,在印尼和西方元素融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东印度社会文化并能享受到很大程度的自治在荷兰帝国的框架内

尽管有这些相当宏伟的愿景,道德政策的成就却要小得多。它既没有抑制衰退生活水平也没有推动土地革命。它确实提供了农业援助和咨询,但这是针对在现有的湿稻技术范围内改进灌溉和种植技术Java.因此,它的作用是确认了欧洲经济在地产、矿山、石油井,大规模的商业和传统的,主要维持生计的印尼经济,湿大米或轮垦.在教育方面,在小学、中学甚至高等教育阶段提供更大程度的机会的努力很少,但在20世纪30年代末,只有少数人这样做了高中毕业生是在当地培养的,据计算识字率略高于6%。

《道德政策》的目标定得太高,所采用的手段也太高实现他们太谦虚了。鉴于传统社会的惯性,不能指望像该政策的支持者所希望的那样容易地建立一个新秩序。然而,在东印度群岛的运作期间,它暴露在巨大的武力社会变革.然而,这些力量并非来自道德政策的有意识计划,而是来自西方经济发展的无导向冲击。在19世纪,爪哇的人口从大约600万增加到近3000万,到1920年增加到4000多万。人口增长,城市化,货币经济向乡村的渗透,以及西方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合打破传统模式。尽管道德政策的教育成就有限,但它最有效的地方是产生了一小部分受过教育的精英,他们可以在一个脱离传统束缚的社会中表达群众的沮丧情绪。西方的思想潮流也在伊斯兰圈子里产生了影响,现代主义思想试图在那里传播调和的要求伊斯兰教以及20世纪的需求。一场自觉的民族主义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发展起来的。